新手小白不会理财,有不少朋友都想进行炒股来发财致富,不清楚如何分析股票走势,学习基本的选股方法和策略,今天为大家讲解《国内平台配资|步履蹒跚基金业何处“掘金”》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国内平台配资

    在新规吹皱规模战一池春水的同时,权益类基金今年的业绩排名之争则略显尴尬。根据今年三季报,若只剔除货基,易方达、中银、广发分列前三,规模分别约为2967亿元、2655亿元、2468亿元。其次,今年各大类资产表现都不好,且预期与实际表现落差很大。上海东恺投资总经理吴明义对《上海金融报》表示,首先,去杠杆等一系列政策令金融业面临较大收缩压力,后期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经济整体并不乐观。年终排名战白热化年关将近,基金的年终排名战愈发白热化。而股票型基金业绩冠军的年度收益率达697%;和分别为17.96%和1.38%。今年股票类基金几乎全军覆没,空仓可能会成为第一名。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选择货币基金作为配置的首选,适度配置权益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尽量增强收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剔除转型基金和次新基金后,今年没有股票型基金取得正收益。但由于今年债市涨势明显,亦须防范回调风险。私募方面,截至底,已登记管理人24418家,已备案75220只,管理人员工总人数255万人,管理基金规模179万亿元。吴明义指出,在零收益附近的几只股票型基金,是风险管控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产品,也从侧面反映今年投资的困难局面,市场赚钱机会少、风险比较高。但在扣除货基和短期理财基金后,规模榜单前三则分别为易方达、华夏、博时,规模分别为2540亿元、2170元、25亿元

    受整体环境拖累,基金业发展困难重重。马俊则认为,股票类基金今年表现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股票型基金仓位不能低于80%的规定。同时,上述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43万亿元。规则的改变会影响公募机构规模排名。受流动性和监管政策的影响,基金业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收缩态势明显。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不再公布货币基金规模后,基金公司规模排名规则近期再度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随着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放大,CTA类策略也是不错的配置类型。而截至底,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共4841只,份额10万亿份,规模16万亿元;已登记管理人共22446家,管理66418只,规模11万亿元。上海双隆投资总经理、投研总监马俊对《上海金融报》表示。招商证券分析师宗乐在研报中指出,中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选择在基准比例的基础上低配权益资产,保持较好的流动性择机加仓;同时配置基准比例的固定收益资产,构建攻守兼备的均衡投资组合。总体发展缓慢数据显示,截至底,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9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7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13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不过,马俊也表示,相对公募基金,私募更为灵活,策略类型也更加多样,市场应对能力或更强。私募方面,由于固收类并非私募强项,在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盈利堪忧;加之资管新规对私募定位仍未彻底明朗,私募整体状况更逊于公募

    目前,A股估值水平整体已处在历史较低区间,市场整体向下的空间有限,而向上的空间较大,建议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把握低位建仓机会,承受短期净值波动,追求中长期收益。其中,股市需要精选行业;债市方面,预期利率下行空间很大,去杠杆进入尾声,利率债、可转债或有较好机会,信用债也可根据经济形势来进行投资。最后,资管新规落地也给基金业带来较大压力,由于相关细则尚不明确,行业的调整过程较为艰难。股票应该避多头类策略,量化对冲类的策略是较好的选择。吴明义也指出,监管希望公募排名能体现核心投研能力,而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产品受周期性影响较大,产品规模季节性变动幅度很高。吴明义指出,同时由于市场行情不佳,公募基金权益性产品表现不及预期;货币类资产虽然逆市大增,但部分得益于银行理财资金的挤出效应,规模增长的持续性仍待观察。何处掘金展望明年,投资者将面临低预期收益、高波动的投资市场环境,将越来越难找到有确定收益的产品。马俊指出,随着经济下行的一致预期形成,一两个季度内调整态势不会改变。中基协近日明确,基金评价机构需弱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基金管理公司不应再通过各类渠道宣传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规模排名及收益率。吴明义表示,不过,股债市场仍能觅得一些机会。马俊指出,通常来说,基金的投资能力更多体现在主动投资性产品的表现上,新规将使公募排名更具实际意义。展望后市,专家表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以实现分散投资。公募基金规模增速今年明显放缓,虽然债市表现较好,但仅局限于标准化债券品种,在资产新规影响下,非标产品整体大幅萎缩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操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交易风险自担!